中银文库
Library

————中银阅读————

2024-09-25

从典型案例看离职经济补偿金的分段计算

受整个经济大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多企业不得不通过裁减人员应对成本压力,也有些员工因为公司拖欠工资提出被迫离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会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离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常见诸报端的N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呢?是直接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工作年限吗?特别是工作年限比较长、工作时间跨越2008年即《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前后的劳动者,2008年之前的工作年限和2008年之后的工作年限计算方式一样吗?员工提出的被迫辞职和公司提出的主动辞退工作年限计算一样吗?为什么有的人说要12年封顶?什么情况下12年封顶?如果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高于社平3倍,工作年限最多就只能按12年计算吗?本文对2008年前后相关法律规定、不同地区裁审规则及案例做了一些梳理,总结一些结论以回答上述疑问。

作者:中银律师事务所
2024-09-23

浅析多重法律关系下利益诉求冲突的处理思路及其在请求权规范检视中的应用

如果我们将民事诉讼中原告的诉求理解为“请求权”的话,则支持原告请求权的实证法规范或法律行为,就是“请求权基础”。检视请求权基础,是法官和律师在民事诉讼案件中的基本工作。 大致从2000年以来,请求权基础在法律适用中的意义得到了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邹碧华法官通过其名著《要件审判九步法》将请求权方法融入了审判实践。2019年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更是明确提出“注意树立请求权基础思维”。因此,对于律师从事诉讼业务而言,也应当高度重视请求权基础思维方法。 按照请求权思维方法,对于一项诉求,我们需要检视其请求权是否存在可适用的法律规范。而检视请求权规范是判断请求权是否可以得到支持的基础工作流程。另外,一项请求权可能存在多个相关的规范,此时便有了一个“请求权规范竞合”的理念。“请求权规范竞合”理念认为,当一个实体请求权涉及多项请求权基础时,只要有任意一项请求权规范支持该项诉请,则该诉请应该得到裁判的支持。 当然,按照请求权基础思维,请求权基础的检视是法律事实确认前的工作。法律关系的是法律事实确认后的分析结果,因此,请求权基础和法律关系并非一一对应或相随相附的关系。但笔者在本文中想说明的是,如果一个请求权所对应的法律事实在存在多重法律关系的情况下,特别是当多重法律关系的情形下存在诉求冲突时,请求权基础的检视程序和分析思路应当做出适当的调整。

作者:中银律师事务所
2024-09-09

《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增加涤除公示制度解读 --以合意型法定代表人涤除为例

一、法定代表人涤除案件 法定代表人涤除是指法定代表人向公司提出辞任,但公司迟迟不选举新的法定代表人,导致法定代表人无法自行通过工商登记机关自行变更,只能通过诉讼方式要求将公司工商登记的法定代表人信息予以涂销,该身份消除后,对公司后续发生的行为不再因该身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定代表人涤除登记可以分为合意型法定代表人及非合意型法定代表人,区分标准在于法定代表人与公司之间是否达成委托合意。对于非合意型法定代表人,也即冒名法定代表人,市场监管总局已于2019年06月28日出台《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撤销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得公司登记的指导意见》(国市监信〔2019〕128号),给予被冒名法定代表人救济途径,故非合意型法定代表人并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 新《公司法》施行前,学界及司法实践中关于合意型法定代表人涤除案件观点并不统一:否定说认为法定代表人的变更属于公司内部治理行为,法院不便过多参与,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肯定说认为公司与法定代表人属于委托关系,双方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关系,这也是支持涤除合意型法定代表人的法律基础。新《公司法》第十条施行后,赋予了法定代表人辞任的权利,却未规定关于法定代表人涤除的问题,目前法定代表人涤除案件在审判和执行层面仍留有空白。笔者代理的(2024)京0109民初4445号案件、(2024)京0115民初9632号案件法院分别于2024年7月25日、2024年7月28日作出民事判决书,均适用新《公司法》并支持了涤除法定代表人的诉讼请求,从中可以看到法院已经倾向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支持涤除法定代表人。

作者:中银律师事务所
2024-08-21

特殊婚姻状态下的财产处置问题

我国现行的婚姻关系的确立,以男女双方在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的婚姻登记为准,但事实上,目前仍存在着较多未办理婚姻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或未办理婚姻登记又补办登记、无效婚姻或可撤销婚姻的特殊婚姻状态。本文将结合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对特殊婚姻状态下的财产处置予以分析,以期提供实际可操作的指导和建议。

作者:中银律师事务所
2024-08-16

关于个性化推荐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个性化推荐服务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个性化推荐服务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个性化推荐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特别关注匿名化处理、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数据加密技术、用户知情权保护以及个性化推荐平台的实际做法。通过分析数据脱敏技术、匿名化算法、数据访问权限控制、用户信息权限管理、数据传输加密和存储加密等方面,提出了确保用户信息安全的有效策略。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探讨了个性化推荐平台隐私政策设计、用户信息收集与使用规范以及数据安全保障措施的具体实践方法。

作者:中银律师事务所
2024-08-14

“双碳”战略下的ESG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合规实务探索

近年来,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议题,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环境及公司社会责任的关注不断增强,中国也在近年通过一系列政策逐步跟上了全球ESG的大潮。不仅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下开启了“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新《公司法》第19条和第20条更是分别规定了公司的合规经营义务与社会责任。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更需要关注ESG环境合规、环境信息披露等问题,否则可能面临相关行政或刑事责任。本文将分上下篇对企业ESG信息披露和合规业务展开探讨。

作者:中银律师事务所
2024-08-13

对一个项目转让诉讼纠纷的法律经济学分析思路

在诉讼活动中,事实认定和适用法律是法官判案的必要手段。在事实认定方面,由于证据本身的缺陷或不足,导致出现了“法律事实”这个概念。所谓的“法律事实”,本质上就是法院依职权对于其所认定的不完整客观事实赋予合法性的称谓。而适用法律的过程,在中国这种成文法的司法制度下,就是法官将现有的成文的法律规定外加一些司法文件作为逻辑推理中的大前提,再以法律事实作为小前提,这样一个完整的判断逻辑链条就形成了。

作者:中银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