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刑事合规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1.09.17
作者: 中银律师事务所 马云雪,李国樑
摘要
背景: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刑事合规问题已经引起多方面的高度关注。
目的:明确我国企业刑事合规研究领域的现状与热点。方法:以“企业刑事合规”为主题词,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14 年1月-2021 年9月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将纳入的文献题录使用文献计量及CiteSpace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70 篇文献,分析发现年发文数量呈增长趋势,企业刑事合规的研究机构主要是高等院校,核心作者群尚不稳定、研究主题尚不成熟。目前的研究集中于企业合规、合规计划、企业犯罪等11类研究热点。
结论:企业刑事合规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多视角多学科的系统研究。
企业刑事合规作为新兴的一个学术概念,近年来受到法学界、律师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1]。合规作为一个舶来品,在英文中的表述为“compliance”,源自于医学界的遵从医嘱之意,目前一般认为合规是合乎规定之意,即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伦理规范的遵从。如今合规的概念已经扩展到法学界和企业管理等领域[2]。有学者认为,企业合规制度的核心即为刑事合规,因为企业必须对实体刑法有准确的把握,才能避免风险识别的疏漏,免遭毁灭性的打击[2]。
国内学术界近10年来,针对这个新兴的学术现象展开了广泛探讨,相关的学术研究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在研究中还存在研究视角的分离、研究内容的碎片化等问题[2]。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和文献计量分析,旨在辨析相关重要的文献,厘清企业刑事合规研究的主题及演化,展望未来研究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一、文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文献来源
本文所分析的文献来源于CNKI数据库,以“企业刑事合规”作为主题词,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剔除会议通知、新闻报道等无关文献资料之后,共收集到2014年1月-2021年9月间共270篇文献记录,导出文献格式为“Refworks”。
(二)研究方法
信息可视化和文献计量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知识图谱是信息可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显示出科学研究的发展过程和内部结构性关系,兼具“图”和“谱”的双重性质,可以直观地展示出该研究领域的现状[3]。文献计量法是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文献的各种外部特征进行描述和评估,是一种分析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4]。
本文借助Citespace 5.7.R2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合文献计量分析,描绘出文献发文数量、关键词内容、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等内容。
二、企业刑事合规研究现状
(一)时间特征和发文量分析
自2014年开始,国内出现以企业刑事合规为主题的研究文献,之后逐渐增加,2018年之后,发文数量迅速增长,2020年达到88篇。2021年1月-9月共发文95篇(图1)。表明该研究领域近年来持续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图1 企业刑事合规研究的年度发文量(篇)
(二)研究机构分析
在Citespace中,将网络节点选择为“institution”,阈值设定为(2,12,35),得到图2,共有113个研究机构,研究机构的贡献越大,相应的字体就越大。
图2 企业刑事合规研究机构
其中以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等机构为研究主力军,如表1所示。
表1 企业刑事合规研究机构发文频次一览表 (≥5次)
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等机构则是相对较早进入该领域的研究单位。
(三)研究作者分析
在作者共现图谱中,作者名字的字体越大,表明该作者在本研究领域中的贡献越大,如图3所示。
图3 企业刑事合规研究发文作者图
图谱中节点间的连线较少,表明在该领域中,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尚不紧密,学者之间的资源共享尚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以研究项目为驱动的跨学科、跨区域的联合研究。
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在该领域中共有185名研究者,研究者的发文数量介于1-22篇,平均为1.45篇。根据普莱斯定律,某一领域的核心作者最低发文数m=0.749×,其中为发文最多作者的文章数量[5]。在本研究中为22篇,因此发文数量在3.5篇以上的作者才能被定义为在本领域中的核心作者。表2展示了发文数量大于3篇的核心作者名单。
表2 企业刑事合规研究核心作者一览表 (发文>3次)
这8位核心作者共发文65篇,占论文总数的24.1%,远远低于普莱斯定律中核心作者发文50%的要求[6]。由此可见,我国对企业刑事合规的研究虽然历经了将近10年的历程,但依然未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因此还需该领域的研究者继续钻研,深入挖掘,以促进企业刑事合规的进一步发展。
(四)高被引文献
对2014年至今的企业刑事合规文献的引用频次进行分析(表3),发现排名前10的文章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企业刑事合规的理念、企业刑事合规的比较法研究、企业刑事合规的构建等。
表3 企业刑事合规高被引文献 (前十名)
(五)载文期刊与学科分布
对载文期刊进行分析发现,270篇文章共来自129种期刊,其中85种期刊的载文量为1篇,表明载文期刊较为分散。值得注意的是,全部期刊中共有54种为核心期刊,占比41.86%,114篇文章刊发在这些核心期刊上,占总体文献的比例为42.22%,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性。载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见表4。
表4 企业刑事合规载文量排名前十的期刊
进一步统计刊物的学科分布见图4,期刊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法学(59种,占45.73%)、综合性社会科学(45种,占34.88%),而经济类、管理类的期刊比例较低,说明企业刑事合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学领域展开,在经济、管理等实务界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图4 载文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
三、企业刑事合规研究主题及演进
(一)研究主题识别
关键词通常是文献研究主题的高度概括,因此关键词的频数常被用来判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为了解我国企业刑事合规研究领域的热点,将整理后的270 篇文献记录导入CiteSpace 软件,网络节点选择“Keyword”,并设置阈值为(3,14,11),按照年份对高频热点词进行统计分析(表5)。高频关键词中“刑事合规”以66 次居于首位, “合规计划”以47 次排名第二,“企业犯罪”以32 次排名第三,其余高频关键词使用频次在3-30 之间,总计有36 个关键词。
表5 企业刑事合规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列表(>2次)
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将关键词进行聚类,如图5所示。本研究中关键词聚类的Modularity Q值为0.8682,显著高于0.3的阈值,表明聚类效果明显[3]。图中共形成11个聚类集群,包括“#0企业合规”、“#1合规计划”、“#2企业犯罪”等。
图5 企业刑事合规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聚类图谱
(二)研究主题的演进
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的时间线图分析(图6),将11个聚类集群按从远到近的时间顺序排列,并勾勒出各个关键词之间的紧密连线,以便更直观地探寻企业刑事合规研究主题的演化脉络。由图可见,聚类集群中“#1合规计划”出现最早,聚类集群“#9犯罪预防”出现最晚,2019年-2021年新出现的关键词较为密集,表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不断拓展。总体而言,关键词所链接的网络关系时间跨度大,结构复杂,涉及刑事政策、单位责任、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等多层面的研究,说明了该领域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的多元化倾向。
图6 企业刑事合规研究领域的时间线图
四、企业刑事合规研究前沿及趋势
(一)研究前沿
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关键词突发性检测,结果显示未能检测到任何突发性,表明在企业刑事合规研究领域的热度虽然逐渐上升,但是尚未演化发展出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3]。目前的研究虽然在该领域中积累了相当的理论基础,但综合来看,既有研究还存在着如下方面的不足。
1. 企业刑事合规的研究范式及理论建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对于类型复杂、形式多样的企业刑事合规而言,相对单一的研究方法往往是捉襟见肘的,迫切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7, 8]。同时,在当前的国内企业刑事合规理论研究中,虽然借用了一些来自西方的相关理论,但是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的理论建构和理论创新还需要进一步加强[9]。
2. 企业刑事合规的研究视角有待创新
目前学术界对企业刑事合规的研究视角存在明显分化的现象,并且各种视角所见之内容,存在不完整或以偏概全,甚至出现相互冲突的情况[2]。因此,从整体论和系统论的视角展开研究确有必要[1, 10]。
(二)研究发展趋势
1.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由于我国的法制体系、发展阶段和历史文化与域外国家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多维度地展开比较研究,将有助于尽快为我国建立起相对完善且适用的企业刑事合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规程。
2.多视角多学科的系统研究
企业刑事合规涉及到企业、员工、律师、国家行政机关等多元主体,涉及到法律、管理、经济、政治等多个学科门类,涉及到国家治理、权力结构、利益关系等多个层面,任何一个视角或者研究方法,都难以全面驾驭该领域的研究,这为多视角多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分析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特别是需要针对企业刑事合规激励机制、企业刑事合规的标准及有效构建等方面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瑞华. 企业合规制度的三个维度——比较法视野下的分析[J]. 比较法研究, 2019(03):61-77.
[2] 李本灿. 我国企业合规研究的阶段性梳理与反思[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21,24(04):121-137.
[3] 陈悦, 陈超美, 刘则渊, 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 2015,33(02):242-253.
[4]郑文晖. 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研究[J]. 情报杂志, 2006(05):31-33.
[5] 花龙雪, 吴应良. 基于CNKI文献计量分析的过程挖掘研究评述与展望[J]. 管理学报, 2021,18(06):938-948.
[6]王晓红, 任晓菲. 基于CSSCI的我国隐性知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 管理学报, 2018,15(12):1854-1861.
[7]姜保忠, 来宇. 刑事合规激励机制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实现路径[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1,36(02):5-10.
[8] 毛逸潇. 合规在中国的引入与理论调适——企业合规研究述评[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21(02):149-160.
[9] 刘伟. 刑事合规的溯源、反思与构建[J]. 江海学刊, 2021(04):173-180.
[10]赵炜佳. 系统论下刑事合规的作用机理[J]. 深圳社会科学, 2021,4(05):118-127.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推荐文章
相关律师
马云雪
-执业律师
李国樑
liguoliang@zhongyinlawyer.com
-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