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文库
Library

《知识产权法哲学新论》

2020.02.01  

作者: 中银律师事务所    胡波

分享到: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打印文章
本书意在探讨下述问题: 其一,知识产权制度并非亘古不变,其未来将走向何方?进而言之,知识共享模式会替代既有体系吗? 其二,知识产权法是否存在形式理性的问题?提出此问题,是“为赋新诗强说愁”,还是包含现实关切? 其三,如何构造知识产权法的价值论?基于知识产权法学者教义学的长期浸润和体验,抑或以制度伦理上的学说为逻辑原点的理论推演? 其四,如果说西方的法律论证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知识产权司法实践,那么我们有能力构建自己的论证模型和解释中国的司法论证过程吗?本领域既有文献多以“正当性”为主题,本书则以“知识产权法哲学新论”为题,尝试拓展知识产权法哲学的论域,于上述方面叙说作者十年来“上下求索”的思想旅程。

哲学并非脱离实际。它虽不置身其中,却在远处向生活行注目礼。

知识产权法是民法的组成部分,知识产权法哲学当属民法哲学的范畴。

知识产权的观念和制度尚未完全定型。它出现的时间不长,没有民法和刑法那样悠久的历史。

知识产权法哲学在当代的复兴也是因为知识产权法治实践遭遇困境,知识产权的正当性遭到质疑,学者试图追根溯源,为其提供某种正当性论证的结果。

知识产权哲学是如何获得自己的生长点?知识产权制度其未来将走向何方?知识共享模式会替代既有体系吗?......

知识产权法的对象为抽象物。抽象物不同于有形物。比如说,他们没有明显的边界。基于此种原因,值得对知识产权做独立的哲学考察。 ---霍德斯

本书以“知识产权法哲学新论”为题,尝试拓展知识产权法哲学的论域,于上述方面叙说作者十年来“上下求索”的思想旅程。

《知识产权法哲学新论》内容介绍

微信截图_20200319121045

2

本书意在探讨下述问题:

其一,知识产权制度并非亘古不变,其未来将走向何方?进而言之,知识共享模式会替代既有体系吗?

其二,知识产权法是否存在形式理性的问题?提出此问题,是“为赋新诗强说愁”,还是包含现实关切?

其三,如何构造知识产权法的价值论?基于知识产权法学者教义学的长期浸润和体验,抑或以制度伦理上的学说为逻辑原点的理论推演?

其四,如果说西方的法律论证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知识产权司法实践,那么我们有能力构建自己的论证模型和解释中国的司法论证过程吗?本领域既有文献多以“正当性”为主题,本书则以“知识产权法哲学新论”为题,尝试拓展知识产权法哲学的论域,于上述方面叙说作者十年来“上下求索”的思想旅程。

一、知识产权法的未来模式

“知识产权的未来模式”近年来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

学者不是巫师,预测未来不能沦为依凭蓍草和铜钱的占卜艺术。---胡波《知识产权法哲学新论》

对知识产权法未来模式的判断,只能立足于对其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和对当下种种现象的合理解释。

对未来知识产权模式的理解,或寄寓于两方面因素限定之中:一方面,固守知识产权的私有属性,在私有范畴内发展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另一方面,兼容并蓄,鼓励各种知识共享模式的发展。

二、知识产权法的形式理性

既往的学术文献中,鲜有论及知识产权法的形式理性者。

形式理性这一范畴来源于马克斯·韦伯的著述,为其独特的理论创造。

法律之所以可能达成现代意义上的那种特殊专门的、法学上的提升纯化,唯因为其具有形式的性格 ---马克斯·韦伯

形式理性法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法律发展的一种理想类型。从中我们可以提炼出“法的形式理性”这一范畴。

法的形式理性的具体规定性,于立法方面集中体现为体系化的要求,于司法方面则表现为逻辑有效性的约束。

三、知识产权法的价值论

何谓法律价值?依笔者拙见似可归为以下两种见解:

其一,认为法律价值是法律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可简称为“满足说”。

法律价值是标志着法律与人的关系的一个范畴,这种关系就是法律对于人的意义、作用或效用,和人对这种效用的评价。---严存生《法律的价值》

其二,认为法律价值是法律应当追求的善目,可简称为“善目说”。这一表述方式为以前所未有。

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和助长那些值得希冀、希求的或美好的东西。---张文显《法理学》

知识产权法的价值论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所包含的价值诉求以及不同价值诉求之间孰轻孰重的位阶关系。

四、知识产权法的司法论证

法律论证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大陆国家兴起,时至今日已成为法哲学中最为活跃、最令人瞩目的领域。

“镜面模型”系笔者提出的以我国法律制度和法制传统为背景,适用于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司法论证的思维模式。

提出此种模型的意义,一方面在于丰富和发展法律论证理论,另一方面可以为知识产权审判提供借鉴。

镜面模型不仅要揭示论证过程,也要说明论证的约束条件。法律论证包含逻辑有效性和现实合理性的双重约束。---胡波《知识产权法哲学新论》

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实践的主要问题在于法律论证缺乏逻辑有效性约束。

法律论证引入镜面模型,在观念上强调逻辑有效性约束,于我国知识产权审判或有裨益。

3

4


分享到: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推荐文章

  • 新《公司法》股东出资加速到期规则在追加被执行人案件中适用的商榷
  • 离婚财产分割之房产分割实务分析
  • 新《公司法》解读——注册资本实缴制分析及应对
  • 中银2023年度优秀案例分享——陈XX与引力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
  • 中银2023年度优秀案例分享——张某诉安徽一建筑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相关律师

  • 胡波

    hubo@zhongyinlawyer.com

    -高级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