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文库
Library

————中银阅读————

2024-01-29

终本案件执行破局思考暨执行当事人变更、追加相关法律问题梳理(上)

当被执行人查无财产可供执行,承办人通常会将案件作终本处理。终本案件虽然难解,但终本意味着申请执行人可以启动执行当事人的追加程序,或许能为案件的起死回生打开另外一扇窗户。针对此类问题,本文分上下两篇分别从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的变更、追加相关法律问题梳理出发,以期通过对被执行人的变更、追加问题分析为终本案件的破局找到一点解题思路。

作者:彭新振、刘丹丹
2024-01-17

关于认罪认罚制度下财产刑量刑适用的思考与完善——以非公受贿案财产刑适用为视角

在以惩治为主的刑罚体系中,公众更多关注剥夺自由刑的主刑,财产刑作为附加刑在刑罚体系中并不受到关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量刑指导意见》)中对财产刑量刑的规定只有“判处罚金刑,应当以犯罪情节为根据,并综合考虑被告人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决定罚金数额”的笼统性规定;而唯一关于财产刑适用的相关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2月3日出台的《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财产刑规定》)早已过二十余载但仍在适用,且规定中亦无各罪名对于罚金刑的具体量化适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型犯罪在犯罪比例中逐步扩大,罚金刑的适用日渐增多。若不对财产刑罚金量刑的限额、范围等具体化,将会导致罚金刑的适用畸重畸轻,量刑不一,难以体现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如何完善罚金刑的适用已迫在眉睫。本文以笔者近期办理的一起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为视角,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提出一些对完善财产刑量刑的建议。

作者:马霄、高蕊
2024-01-11

申请执行时效相关问题梳理暨申请执行时效中断情形的认定标准分析

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第246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依然为两年,并未像诉讼时效一样改为三年。拿到生效判决、裁决等法律文书的时间已经超过两年了,还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吗?针对此类问题,本文就申请执行时效相关规定进行梳理并对申请执行时效中断情形的认定标准进行分析。

作者:彭新振、刘丹丹
2024-01-05

证券服务机构证券欺诈责任纠纷民事赔偿责任2023年度观察

2022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2022)》(以下简称“《证券虚假陈述司法解释》”)正式实施。经过近两年的施行,司法实务中不断涌现出代表性案例,对《证券虚假陈述司法解释》中的新规定、新理念进一步夯实,并根据具体案件情节创造性地对《证券虚假陈述司法解释》中未尽事项进行细化解读,为其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除此之外,证券市场欺诈责任侵权民事赔偿案件中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2023年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既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满足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求。面对证券市场欺诈责任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新趋势、新形态,本文将通过案件新特点、具体责任认定、新年展望三部分,梳理实务对中介机构在民事赔偿责任中的认定标准,对证券市场欺诈责任民事赔偿案件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吴则涛
2023-12-27

浅析诈骗类犯罪的准确适用与渐口袋化的消减

2021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7起检察机关依法追诉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文中指出“诈骗犯罪仍属常见高发犯罪,且上升幅度较大。”观近些年来,诈骗类犯罪除了整体案件量呈现高发多发态势以外,不捕不诉比例在所有刑事犯罪中也高居不下。究其原因,与社会经济发展、该类犯罪的犯罪构成外延愈发多样化等不无关系。与此同时,诈骗类犯罪以“堰塞湖势”进入司法程序后,不仅挤兑司法资源,由于宽泛适用而导致居高的不捕不诉率也必将影响法律的严肃性以及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本文笔者欲通过近年相关数据结合真实案例,分析诈骗类犯罪被宽泛适用后的不利后果,对如何准确适用诈骗罪、预防诈骗罪被无限扩大外延以及消减该类犯罪渐口袋化趋势提出浅显建议。

作者:马霄、高蕊
2023-12-26

经销商窜货法律问题研究

经销商窜货是我国产品销售领域长期、普遍存在的问题,被称作“市场顽疾”。窜货问题不仅是市场营销难题,同时也是法律难题。 本文对我国广泛存在的“区域经销制”的产品分销模式进行法律剖析,研究窜货形成的原因、危害及特点,依据我国业已存在的大量与窜货有关的司法案例,分析我国与窜货有关的立法、执法、司法情况,从而总结出影响解决我国经销商窜货问题的三大因素,并针对这三大因素提出国家推动经销合同关系立法、生产企业加强反窜货合规建设、经销商加强反窜货合规建设等三项解决经销商窜货的法律措施。 通过对经销商窜货法律问题的研究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希望能为我国生产企业、品牌商品供应商、经销商等市场主体解决自身企业窜货问题提供有益借鉴,提升我国生产企业、品牌商品供应商、经销商市场竞争力,维护我国商品销售市场诚实信用、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作者:王奇
2023-12-22

同时履行判决制度的理解与应用

202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合同编通则解释》)正式公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合同编通则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补充和细化,内容涵盖:合同的解释、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保全、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等方面,对正确适用《民法典》的有关规定、解决审判实践中的问题、统一裁判尺度具有重要意义。 《合同编通则解释》第31条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同时履行判决制度,对适用条件、适用方式及法律后果作出了明确规定。该制度将同时履行抗辩权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进行了有效衔接,值得理论和实务界的重视。本文拟从笔者代理的一个案件出发,以诉讼策略的视角对该制度进行讨论。

作者:王瑞禹